发展论坛上,潍坊市金融科技协会与潍坊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代表签约《深港澳金融科技人才蓝皮书》和“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协调研究机制”。 潍坊新闻网8月28日讯(见圳客户端、潍坊新闻网记者 邱晓洁 通讯员 杨志敏 王冠)8月27日,湾区(潍坊)金融科技行业人才发展论坛在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举办。会上,“湾区金融科技人才链”原型产品正式发布,并同步启动《深港澳金融科技人才蓝皮书》和“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协调研究机制”工作。 2020年是潍坊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潍坊已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科技中心,在金融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的阶段,科技与金融的相互渗透和跨界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为在职业平台、发展前景上促进人才培养和储备,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取得飞跃式进步,福田区举办了“湾区(潍坊)金融科技人才节”系列活动。据悉,本次活动是湾区(潍坊)金融科技人才节系列活动的第四场活动,潍坊市人才工作局、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潍坊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福田区人才服务联盟单位—潍坊市金融科技协会作为主办单位,潍坊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资本市场学院、福田区人才工作局、人力资源局、金融工作局等十余家单位特别支持。 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巡视员、潍坊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林居正为活动致辞,他表示,在潍坊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和“双区驱动”的框架下,潍坊肩负着更全面、更深远、更具战略意义的先行先试重大使命。潍坊金融科技的稳定健康创新发展,核心在人才。人才基础是否牢靠,是否决定了潍坊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度、稳健程度、创新程度和国际化程度。 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哈工大潍坊区块链研究院院长、联易融首席科学家林熹作了“后疫情时代的金融科技领军人才的底层思维架构和技能树”的主题发言。他表示,大数据出现后,对金融学科的边界和研究模式会产生比较重大的重构。智能化、可信化、个性化、共享化四点对于改变金融科技人才要求和培育的思维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厦门大学潍坊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谭忠就“金融科技人才应掌握的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近期正在尝试在人工神经网络(ANN)基础上建立预测宏观经济风险能力更强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以及微观经济风险识别能力更强的特殊的变分模型,可以更好地用来预测风险和识别潜在的信用风险。 在发展论坛上,“湾区金融科技人才链”的原型产品同步发布。潍坊前海乐寻坊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周锐介绍,该人才链由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四方精创旗下全资子公司前海乐寻坊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对深港澳金融科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等关键人才信息上链,并支持跨地域第三方查询核验,实现数据开放共享,以此达到可信验证、信息高效互通的效果。该人才链基于联盟链开源平台FISCO BCOS(由微众银行牵头组建的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协作打造)、微众银行自主研发并开源的实体身份标识与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WeIdentity研发。周锐表示,开源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有效降低应用研发成本,而开放的技术社区有助于可信开放数字新生态加速构建。 “湾区金融科技人才链”是全国首创的金融科技人才创新举措,对推动金融科技人才机制和认证标准建立,促进金融科技人才要素自由流通,推进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将极大促进潍坊市乃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此外在发展论坛上,潍坊市金融科技协会与潍坊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代表签约《深港澳金融科技人才蓝皮书》和“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协调研究机制”。《深港澳金融科技人才蓝皮书》凝聚了时代的共识,对于涉及金融科技人才的知识体系、教材编写、培训教学、人才认证、职业招聘、考试组织、交流宣贯、推广普及等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介绍,传达金融科技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对于金融科技人才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伦理等方面的理解,并且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深港澳三地金融合作的角度阐述推进金融科技人才工作的作用和路径。通过编写蓝皮书,将相关的工作经验总结提炼,最终形成“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协调研究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跨区域良性流动铺路搭桥,为专业人才和紧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创造有利条件。
备案号:鲁ICP备05035976号
潍坊高新技术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有内容源于互联网,不保证信息全部真实有效,如有侵权信息请提供证明本站将依法删除。